服务热线
13817038170服务热线
021-63066999图文传真
021-63533836手机
13817038170Email
bspv@163.com

8月18日,位于渤海辽东湾东海岸的辽宁红沿河4×100万千瓦核电站正式开工建设。这组“十一五”期间国家首个批准开工建设的核电项目,除了连创我国核电业多个“第一”之外,更重要的是,它将采用具有我国自主品牌的中国改进型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技术——CPR1000。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首次引进国外技术建设大亚湾核电站,到今天采用自己的技术批量建设核电站,不到三十年的时间,中国核电完成了从引进技术到创建品牌的历史跨越,打破了核电技术长期被西方国家垄断的局面,国际核电俱乐部里终于有了“中国品牌”。
CPR1000:“三十年磨一剑”
1978年,我国决定高起点起步,向国外购买先进核电技术,推进我国核电事业发展。承担这一历史任务的中国广东核电,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到1994年大亚湾核电站1号机组建成投产时,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工程管理和运行管理队伍,为我国百万千瓦级商用核电站自主化和国产化积累了经验。
如果说,大亚湾核电站只是“入门”的话,到1997年5月开工建设的岭澳核电站一期时,中国核电已开始了初步的自主创新。岭澳核电站一期以大亚湾核电站为参考,采用“翻版加改进”的技术方案,实施了52项重大技术改进。到2005年12月开工建设岭澳核电站二期时,国家已将它列为国家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提出了工程建设中实现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建设、自主运营,设备国产化率1号机组不低于50%,2号机组不低于70%的目标。而日前开工的红沿河核电站四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则要求设备国产化比例在岭澳核电站二期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其中关键设备国产化比例不低于85%。
从大亚湾、岭澳一期,到岭澳二期、红沿河,不到30年的时间,经过循序渐进、持续改进、自主创新,我国已经形成了具有自主品牌的中国改进型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CPR1000,总体性能达到国际同类型在役核电站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