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3817038170服务热线
021-63066999图文传真
021-63533836手机
13817038170Email
bspv@163.com

“中国钢铁企业已经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参与到国际竞争当中,并且表现出一定的竞争力。但目前的问题是,我国企业如何培育竞争力的持续性?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着眼点来培育企业的竞争力。”
中国钢铁企业已经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参与到国际竞争当中,并且表现出一定的竞争力。但目前的问题是,我国企业如何培育竞争力的持续性?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着眼点来培育企业的竞争力。
着眼点之一:明确差距增加科研投入
从企业国际竞争力形成的逻辑结构看,企业国际竞争力是企业体制、素质、能力、资源的动态整合反映。竞争力不但要反映企业的综合实力,更要反映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差异化的核心能力和比较优势。同时,要从发展角度去规划现时的竞争力与潜在的竞争力,不仅要考虑其基础性,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其成长性。
钢铁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是企业创新能力、企业发展速度。二者的结合,较为充分地体现了在当前及今后世界钢铁市场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竞争规律。即在“大鱼吃小鱼”的基础上,企业间的竞争更体现为“快鱼吃慢鱼”,世界钢铁新巨头米塔尔的近几年发展历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需要指出的是,企业发展速度不仅指产能、产量的提高,更主要是指企业整体研发能力、协调能力、市场份额等各个方面的提高。
培育以技术创新为主的企业核心竞争体系是中国钢铁企业当务之急。企业核心能力体系是指提供企业竞争能力的竞争优势基础的多方面技术、技能和知识体系,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在培育企业核心能力体系的过程中,技术创新至关重要,它是企业竞争力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要做好技术创新工作,就必须提高企业研究开发(R&D)能力,而R&D能力是中国钢铁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薄弱环节。如从科研队伍及研发投入方面看,2005年中国涉及钢铁领域的科技机构达230家,科技机构人员31342人;有科技机构的钢铁企业达到160家,钢铁产业大中型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达22.4万人,占钢铁产业从业人数的10%;大中型钢铁企业R&D经费占其产品销售收入0.7%,科技活动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1.6%。在技术活动经费其他支出(不包括技术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上,技术改造经费占该项经费的92%左右。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的大中型钢铁企业正在进行大规模的设备改造与工艺的提升。